A02版
    長永慶房屋山社區,其實是一個簡稱,它的全名是“長山花園社區”。
    “花園”,是隨身碟社區書記吳亞琴帶領社區居民通過10多年努力換來的。
    小區公共空間綠意盎然、一棟棟居民樓整潔明亮、社區活動室熱鬧非凡……說起曾經的棄管小區現在的一連串變化,居民都對吳亞琴贊不絕口:“多虧我們賣屋有個好管家。”
    紅袖章
    3日,閑散地走在長山社區里,隨機和幾位居民聊起吳褐藻醣膠亞琴。
    “你們是做什麼的?”一位戴著紅袖章的老者打斷了交流ssd固態硬碟,一臉嚴肅。
    “哈哈,老史,他們是來採訪亞琴的。”一位居民告訴“紅袖章”。
    “這回事啊。”戴紅袖章的老人,叫史芳錦,今年70歲,是社區志願巡邏隊的。他說,剛纔在社區里轉悠,就有社區的居民告訴他,社區里進來一群不認識的人。
    聽到報告,他就盯了上來。“就憑亞琴為我們這麼掏心窩子,我們也得出把力不是。”說起自己義務巡邏,史芳錦表示,這都是受吳亞琴感召的。
    他說,小區每棟樓里都有義務的巡邏員。通過長時間的巡邏,他們還掌握著小區每棟樓里後買房進來的還有租房者的情況。可以說,小區進來人,他們一打眼就能知道是不是生人。
    2013年4月的一天晚上,有兩個人鬼鬼祟祟地進了小區,在一戶一樓居民窗前徘徊,小區巡邏員看到陌生面孔後,立即上前詢問,對方謊稱找人,卻答不上找哪戶人。見狀,巡邏員立刻報警,不到五分鐘,夜巡警就來到小區。通過對二人的盤問,發現這兩人有盜竊的嫌疑,隨即帶往派出所,避免了居民的財產損失。
    三次彈劾
    說起小區的變化,居民們最為津津樂道的是“三次彈劾”物業。他們認為,這是讓小區華麗轉身的開始。
    由於小區物業公司服務質量差,居民們不滿意,吳亞琴就帶領居民從2002年到2010年間,陸續解聘了三家物業公司,最後帶領居民成立“居民事務志願服務站”,開展自助式物業服務,將長山社區的物業管理帶上了民主自治之路。
    2002年的冬天,室內僅有七八攝氏度,大人屋裡穿棉襖,孩子寫作業披棉被。為此,居民對物業的意見很大:一些居民乾脆不交取暖費,物業也因為收費不足而拖欠水電費,有時連帶著斷水斷電。
    吳亞琴多次協調各方,但由於社區職權有限,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。
    咋整?她最後代表社區居民直接與物業公司溝通協調。
    找到物業後,物業表態,“我們沖工廠說話,你代表不了甲方。”
    “我不代表甲方,只代表居民。只要你供暖能達標,繳費的事我全包。”聽吳亞琴這麼說,物業同意了她的要求。回身,她又挨家挨戶勸解疏導,10天收繳拖欠取暖費20多萬元,緩解了供暖矛盾。
    但不久,供暖情況再度惡化,她多次去協商溝通,物業毫無解決誠意。於是,根據居民大會意見,他們斷然解聘了這家物業公司。
    2004年,第二家物業公司供暖質量仍不達標,幾次協商無結果。於是,他們又召開居民大會予以解聘。
    2009年冬天,長春市遭遇了50年來罕見的寒流。長山社區老舊樓道的門窗多數只剩門框窗框,破損非常嚴重,無法抵禦嚴寒,水錶接二連三地被凍壞。
    吳亞琴不等不靠,帶領社區黨委組織居民把家裡閑置的棉衣、被單捐出來,自製門帘抗寒保暖。居民也都全部行動起來,捐舊棉衣、找木料、刨木條、不到兩天的時間,88個“彩色門帘”全部釘到了樓道門上,還用塑料布把樓道的公共窗戶釘得嚴嚴實實,抵禦嚴寒的侵襲,供暖問題還是靠著大家自己得到了暫時緩解。
    經居民大會研究決定,吳亞琴又帶領居民解聘了第三家物業公司。
    居民把這叫做“三次彈劾”。
    自治
    沒有了物業,小區的供暖、衛生問題又亟待解決。
    “我們就找到亞琴,希望社區能夠把小區物業管起來。”社區居民寧秀信說。
    當時,社區代管物業,長春市沒先例,吳亞琴心裡更是一點譜都沒有。
    她想推辭,可居民們說:“你能把那麼多退休黨員組織起來為大家服務,肯定也能把小區物業做好,我們信得著你!”聽了這話,性格上一向不服輸的吳亞琴表態,“只要大家信得著我,我就領著大家一起乾!”
    吳亞琴覺得,居民自己的事情還要自己說了算。
    於是,分別組織召開了黨員大會、居民代表大會,選舉成立了“長山社區自治管理委員會”。考慮到居民承受能力和實際開支,按照“按需收費,零利潤服務”的原則,將服務費標準定在0.3元/平方米(包含衛生費),並於2010年正式註冊成立社會組織性質的“居民事務志願服務站”,全面負責小區物業管理。
    由社區居民推薦選出5名有威望的老黨員、老工人做管委會成員,義務承擔服務站的日常工作。
    寧秀信,就是服務站成員之一。
    “自從有了‘自治型物管’,居民人人參與,不僅告別了髒亂差的環境,幾年下來還結餘10多萬元,而之前的三家物業公司管理時卻一直在虧損。”寧秀信自豪地說。
    實事
    讓社區居民感到“幸福”,不是解決了物業問題就能實現的。
    為了這種“幸福感”,吳亞琴不停地想、不停地做。
    治理社區環境期間,要拆除“三小”,觸及了一部分居民的個人利益,個別人揚言要對吳亞琴打擊報複。居民李洪德對吳亞琴說:“你不用怕,也不用聽閑話,你是為咱居民乾實事,誰敢動你,我們都不會答應。”
    2003年春天,社區黨委多方協調,從上級爭取到了5000元的修建健身場地專項經費。但是,這點錢,怎麼精打細算也不夠用。為了把健身場地修好,吳亞琴召開居民代表大會說明情況,提出居民自發捐款、自覺出工的倡議,得到居民的熱烈響應。別看大家都不富裕,但是不到兩天,社區就收到捐款3808元。開工當天,男女老少齊上陣,沒花一分錢工時費,10天的工期一周完成。吳亞琴是一邊打弔瓶一邊指揮。
    “人心都是肉長的,她是為了大家做事,我們心疼她。”居民郭峰說。
    由於小區內沒有煤氣管道,大部分居民的家中都用液化氣罐做飯,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,液化氣罐規格新舊不一,一些液化氣罐罐體上銹跡斑斑,開關閥上佈滿油污,耷拉在地上的膠管受損老化,很多存在著超齡服役的情況,一旦液化氣泄漏的話,不但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,還有可能發生爆炸。
    吳亞琴一想到這些安全隱患以及自己樓上樓下都有困難的老人,就一刻也坐不住了,馬上召開居民大會,挨家挨戶走訪調查,代表居民寫了申請書,積極協調有關部門……經過多次溝通與協調,終於在2012年5月協調好各方,燃氣公司同意為長山小區進行燃氣改造,在兩年之內分三批進行燃氣改造,共計811戶。
    居民告別了用液化氣罐的日子,安裝上了煤氣管道。
    在為社區居民謀福利上,吳亞琴是閑不住的。居民家裡漏水,她就帶領服務站一起做了200多塊預製板,為58戶居民做了防水;窗破擋不了風,門破防不了盜,就帶領服務站為11棟居民樓更換45個單元門223扇窗戶……近年來,還陸續為社區修建門衛室,安裝聲控燈,規劃51個停車位,安裝車位鎖和擋車柱;為社區下水井清淘向社會公開招標,簽訂10年清淘合同,150個下水井每年清淘兩次;協調供水公司每年兩次清理社區供水箱,協調燃氣公司對社區燃氣施工進行立項,協調環衛部門打掃衛生。
    通過一件件實事,居民心情好了,心氣順了,對社區的歸屬感、認同感明顯增強了。
    本報記者 王小野
  (原標題:長山社區是怎麼變成“花園”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ldq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