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裘援平一行訪問印尼泗水鄭和清真寺。 符永康 攝圖為裘援平一行與印尼泗水穆斯林長老座談。 符永康 攝圖為裘援平與鄭和清真寺中醫診所的醫生交談。 符永康 攝
  中新網泗水9月21日電(記者 符永康 顧時宏)“海上新絲路,友好睦鄰邦。”印尼哈夷鄭和基金會創辦人柳民源21日說,這幅對聯將鐫刻在鄭和清真寺——世界上第一個以“鄭和”命名的穆斯林禮拜寺。
  該寺所在地泗水是印尼第二大城市,自古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。當天,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裘援平一行前往走訪,與當地穆斯林長老及華裔人士“共話”經濟文化融合。
  訪問團致贈的對聯贏得穆斯林長老們一陣掌聲,清真寺負責人當場提出將把字幅刻在牆上。裘援平說,鄭和是中國的穆斯林,600多年前,這位偉大的航海家率領龐大的商團七次下西洋,每次均在印尼停留,帶來中國的絲綢、茶葉、藥材等商品,開闢了一條重要的海上商道。
  “而今,鄭和的名字再次成為熱點。中國提出與包括印尼在內的周邊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路,沿著當年鄭和的足跡,打造區域經濟合作的繁榮之路。”裘援平說,此次訪問期間,很高興看到印尼商界對新絲路充滿期待,預示著新一波經貿合作的熱潮。
  飛檐畫棟,赤柱碧瓦,雄偉的鄭和清真寺別具中華文化特色。清真寺右側陳列著仿製的鄭和寶船,以及鄭和下西洋的巨幅畫像,這在全世界清真寺中頗為罕見,穆斯林傳統禮拜寺極少擺放畫像。
  裘援平說,這裡的建築風格讓人想象到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壯舉。而今,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民眾、華裔與其他族裔在這裡和睦相處,一片和諧,可以說是不同宗教、不同族裔互相融合的典範。
  在清真寺左側,來自中國杭州的中醫解芳女士正在為患者把脈問診,她告訴中新網記者:“我來到這裡開診所已經15年了,中醫很受歡迎。”多年來,印尼許多政商要人都曾找她診治。受當地友人影響,解芳幾年前已加入回教,過起了按時禱告的生活。
  當天,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組織的多位中醫專家也在清真寺義診,該項“中醫關懷”活動從緬甸仰光到印尼雅加達,再到印尼瓜哇省會泗水,一路為華僑華人患者免費診治,單在泗水已醫治上千人,患者中既有華裔,也有印尼其他族裔。
  “這位患者原本打算要做手術,而按照我們中醫的療法,不做手術也能治愈。”一位正在為病人做針灸的中國醫生說。清真寺內熙熙攘攘,不時響起一陣陣禱告聲,清真寺里的中醫診所給訪問團留下深刻印象。
  座談會上,當地穆斯林華裔長老江慶德說:“我們捐建了鄭和圖書館,開辦了漢語中心。重要的是,華人在印尼逐漸與其它族裔融合,就像鄭和一樣發揚和諧精神。”
  江慶德說:“腳踏在哪裡,天就在哪裡。鄭和清真寺就像鼻子、眼睛、耳朵組合在了一起。”
  裘援平對清真寺的和諧氣氛連連稱贊。她還表示,希望清真寺與中國的穆斯林加強交流。
  “各位長老若去中國,我推薦三個地方:一是北京的牛街,你們可以看到穆斯林兄弟在中國的首都是如何生活的。二是寧夏,那裡的居民以穆斯林為主,實行民族自治制度。三是福建泉州,是鄭和下西洋出發的地方,也有一座多元融合的清真寺。”裘援平說。
  當天旁晚,中國海外交流協會一行告別泗水,前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下一站新加坡訪問。(完)  (原標題:裘援平訪鄭和清真寺:新絲路上“共話”融合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ldqy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